查看原文
其他

那些逛超市的老人,让我想起撒贝宁对独生子女的忠告→

点击关注👉 北京大妈实话实说 2022-05-15

看到一则新闻,鼻子一酸,想起了大妈身边的老伙计们。


上周,九九重阳节,上海的大润发超市,免费为随迁老人理发。



有年轻人在下面留言:


“什么叫随迁老人?”


随迁老人,就是离开自己家乡,去其他地方务工、跟子女团聚、帮自己子女带小孩的那部分老人。

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,占全国2.47亿流动人口的7.2%,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%



很多年轻人不太理解:这部分老人跟其他老人很不一样么?有什么好值得关注的?


大妈今天就想好好说道说道。


七成老人逛超市都会跟店员唠家常


重阳节之际,大润发发布《“老漂族”逛超市报告》,有两个数据,让大妈感慨万千。


一项是,在超市随机采访的2300名老年顾客中,随迁老人占了33%


他们主要的消费路径是:超市入口,打折的蔬菜和肉蛋区,收银付账。


偌大的超市他们不逛,来来回回去的地方,只有固定的那么几个。



另外一项是,近7成的随迁老人表示,来大润发,会跟相熟的店员唠唠家常。


哪怕随便闲扯几句,“今天的大葱多少钱一斤”“今天的水果真新鲜”“您老气色很好呀”,都觉得很开心。



老年人为什么那么爱去超市呢?


1.家庭采购员

随迁老人往往充当一个家庭采购员的角色,要为一家几口人的三餐作准备,只要有时间,就会光顾超市打折区。就像年轻人说的:“在超市跟着大妈买东西,结账的时候果真便宜十几块”

2.情感上的慰藉

参与问卷调查的大润发员工表示,常来逛大润发的一些随迁老人,日常生活基本是三点一线,甚至有时候他们过来不是为了买东西,跟邻里邻居一起,和相熟的店员闲聊家常,是一种情感上的慰藉。

每年重阳节,老人都可以到大润发领取免费挂面,大润发表示将会在门店展开更多老人可以参与的休闲活动,比如呼声很高的书法、绘画、剪纸活动等。今年重阳节,大润发上海门店商店街的剪发店还专门为60岁以上随迁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。

随迁老人,有苦难言

某新建小区,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年轻人,又都受过比较好的教育,业主群里也是“一团和气”。可没过多久,不和谐的声音便渐渐多了起来。


让业主们发生争吵的,主要是小区里的垃圾问题。小区每栋楼前面都设置有垃圾桶,下楼倒垃圾也走不了几步路,非常方便。可就是这样,还是有人把垃圾丢在垃圾桶外面。“现在是夏天,容易招蟑螂,我们正对着垃圾桶的单元最遭殃!”


争吵的最后,业主们把矛头指向了小区里的老人。有业主直言不讳地提出,年轻人应该多给家中的老人做做工作。直到有一次,一位业主将垃圾桶外堆放的垃圾拍了照片发到了群里,人们才发现,这堆垃圾的主人其实是个年轻人。


不管老人愿不愿意,他们已经被放到了这条小区“鄙视链”的最底端。



撒贝宁: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


撒贝宁说过的一句话:


不要随便把父母接到身边,那不是孝顺。


撒贝宁和妹妹都在北京生活,父母在武汉老家,二老时常说挂念子女。


小撒就把二老接到北京,和自己一起生活。


但是,事情并没有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。他原本以为,子女在身边父母还有什么不踏实的呢?


后来,他明白了:


从熟悉的家乡,来到陌生的大城市,父母失去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:


那就是,切断了和熟悉生活环境、人际关系之间的强韧链接。



随迁老人来到城市和子女团聚,精神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荒芜。


上海一位阿姨说,她来上海带孙子,儿子周末也会带她看东方明珠、静安寺、人民广场,平常基本就是在家,围着“厨房、客厅、阳台和孙子”转悠。



她所在小区里的老人大多都是上海本地人,上海话她听不懂,自己普通话也说得不好,就没法沟通交流。


她常常自己给自己打气:“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孩子,一家子聚在一起不好嘛,不要想东想西了。”


她压抑自己的情绪,试图适应新的环境,依然发现自己格格不入。


有时候,她挺羡慕上海这边的老人,他们不怎么帮子女带小孩。


“自己的孩子,当然要帮忙了,否则心里头怎么过意得去?”她这样宽慰自己。


人到暮年,本是安享晚年的阶段,却不料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,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早己减弱,不能完全融入当地社会,只好以“外地人”自居,再加上没有故乡的风物和朋友,久而久之,他们的内心变得空虚孤独。随迁老人虽不像空巢老人那样,日日盼望子女回家,深受离别煎熬,但他们的内心未必感受到了温暖,精神未必丰盈。


随迁老人如何在异乡找到归属感


传统文化中的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,如今已经在现实中翻转,城市中的随迁老人越来越多。他们有人希望早日还乡,有人割舍不掉对儿孙的骨肉亲情继续坚持,有人积极融入新圈子,也有人逐渐变成了异乡的“隐形人”。如何让随迁老人,尤其是农村来的老人过得快乐,已成为子女们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难题。



儿女无法彻底改变父母对于大城市的诸多不适应,但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更多:


带着他们去和小区的物业保安打招呼,骄傲地说“这是我的父母,从老家来,拜托多多关照”;


带父母去跳广场舞,认识更多年龄相仿的朋友,不再活在城市边缘的阴影里;


陪父母去超市买东西,他们不会手机付款,不会用二维码,我们有空就多教一教,教不会也不要表现出不耐烦;


当着外人的面儿,多表达对父母的肯定,让他们得到获得感和价值感:“还好有父母在我身边帮忙,不然我可怎么办!”


儿女踩着父母的肩膀,来到更大的城市和平台,也要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守候,让他们晚年舒展健康。



随迁老人也要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,主动转变心态适应异乡生活,主动与儿女、亲属沟通生活过程中的难事,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;走出家门结识朋友,通过谈天说地、倾诉心中不快排解寂寞和孤独;要学会参与娱乐项目,文化水平高的老人可以参加老年大学,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可以根据身体条件适当做些运动,多培养唱歌、跳舞等兴趣,加入小区周围的广场舞团体。


随迁父母,不变是爱。

重阳已过,但爱永恒。


为了1800万候鸟般的随迁老人,愿你们点个【赞】+【在看】【分享】出去,和更多人一起关爱父母。


本文综合自新民晚报、闲时花开等


猜您想看

↓↓↓


网民写信建言“老人领取高龄补贴太复杂太繁琐太难了!”民政部回复了...


武汉大学教授:不给父母养老,是社会的进步


郎平候选人大反转,谁都比不过赖亚文?

一位企退工友编的《调整退休金有感》,看完真心酸!


大妈说


因为公众号更改了规则,如果不想错过北京大妈的文章,记得给我们加个“星标”,这样每次大妈发文第一时间就在您的列表里。


人生总有遗漏,但是别忘加“星标”哦!具体方法如下:



第一步:关注“北京大妈实话实说”后,在任意文章中点击"北京大妈实话实说"



第二步:点击右上"●●●"




第三步:在下边菜单点击"设为星标",大功告成!




 

退休人点这里,上千节课免费听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